English

圆融之境与中国智慧

1999-10-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接触世界、解释世界、交往世界的方式,这个方式的综合就是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反过来说,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境界与世界交往。人生境界的内核是一个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理解,对宇宙人生有何种理解,就基本决定了一个人有何样的精神境界。境界好比眼界,境界的宽狭高低就决定了一个人所拥有的人生世界的宽狭高低。

在传统人生哲学中,主要有儒、道、佛三种境界取向。简言之:儒主“道德”,讲忧患、诚静、健行、博济、太和、一体之仁、天德流行、极高明而道中庸。道主“自然”,讲因顺、守一、虚静、自得、逍遥;佛主“超绝”,讲断灭、慈悲、清静、涅?、圆融。三家哲学各呈异彩,相并相峙,互补互配,形成博大深邃的传统人生智慧。

如果以“有”、“无”来概括,儒的境界可说是“有”,道、佛的境界可说是“无”。从本体的层面上说:有是实,无是空是虚;有是有形有相,无是无形无相;有是天地赋有德性,无是天地无善无恶。从修养的层面上说:有是思议言说,无是言断虑绝;有是格物致知,无是绝圣弃智;有是泛观博览,无是返证本心。从人生境界上说:有是有情,无是无情;有是仁爱天下,无是无心于天下;有是名教,无是自然;有是敬畏,无是洒落;有是戒慎恐惧,无是一切放下;有是悲悯,无是自得;有是善恶是非,无是清静本心。

综观儒、道、佛三家,它们的最高境界都以“圆融”为归趣,“圆融之境”可谓中国智慧最重要的特征。“圆融”是平等、随缘、周全、中和、整体,是不偏不倚、不生不灭,是非有非无、非一非异,是亦此亦彼、亦俗亦真。“圆融”是至大无外,无小无内;是一即一切,一切即是一;是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

“圆融”境界“落实”下来不外就是:即天即一,即体即用,即心即性,即现即道,即心即佛,即世而超世,内在而超越,道中庸而极高明。硬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存在即本体、现象即本质、现实即理想、具体即抽象、精神即宇宙等等。圆融之道即是“合一”之道,合中有分,分中有合,相离相即,相即相融,天人、一多、内外、知行、情理、理事、有无、体用、善恶、真俗、空有、染净等一切现象莫不如此。

“圆融之境”会通万有而无隔,在儒家曰“极高明而道中庸”;有道家曰“和光同尘”,在佛家曰“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此境界达到极致,一举手,一投足,不着意,无用心,皆是道、德之流行、真佛之呈身。

所以,“中国智慧”的特征是自然流行、任心率性,是平实中见非凡,是不离世俗而游心于无穷,是顺万物之性而无不周应,是内在而超越,是游外而宏内,是无在而无不在的涵摄与通透,是诸法平等、包容万有的慈悲和厚载,是万物并育而不害、道并行而不悖的太和。

绝对的“圆满”是没有的,中国智慧也有它一定的局限。它过于注重内在境界的提升却忽视了外在环境的改造和利用,过于注重个人心性的完善和自得却忽视了人群关系和社会组织的调整,它把复杂的文化、社会和历史过程化约为单纯的个人心性过程。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博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